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收藏六篇)。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1
当我在阳光温暖的日子里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我的幸福在阳光泼洒的手指间,依然能零碎活泼的照射到地面上,我能温馨地嗅到阳光,空气,以及地面的味道的时候,我认为,此刻的我,正在享受着我的生活,正在感受着心灵上的一震,正在慢慢迎着幸福的味道走向我的天空……
每个人都会有累了的时候,一贯地走在阴森小道理触嗅不到有阳光的地方,愈是黯然,便愈会心灰意冷,自觉毫无希冀的色彩。可是抬头,天空依然,鸟鸣依然。纵然我们哭得昏天暗地,低下头,再低下头,我们只能在宣泄过后看到冰冷的地面。而忽略了,阳光,依然用微笑迎接我们。如果我们选择忘却前一秒已经无可挽回的伤痛,用感知世界芳香的一面迎接我们的桃花满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姿态?
痛苦的时候,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中还在英姿曼舞的`鸟儿,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被微风拂过叶面沙沙沙的和谐伴奏,同时吸鼻,去深嗅一下这没有被人性熏染过的大自然。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幸福是那样的触手可及,是那样的与自己形影不离……
幸福,是在转念间抓住的。抓住了,便拥有了与心共鸣的美好世界……
当我们把烦恼都抛向九霄云外,只一寻觅灵魂的思想留在这天地之间,我们得到的,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想拥有的。当这苦觅的思想与另一个纯澈的自然世界相碰撞,我们拥有的,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心灵轻轻一跃,春暖花开的幸福,也正是我们深深憧憬着的可以供心灵歇息的寸土。
当我们会意的浅笑了,我们就会发现,心灵的圣地,正是我们所憧憬的一面清秀世界,正是用幸福诠释起来堆砌成的堡垒。而那些曾经的痛苦都化作一团青烟,被风吹散在这被阳光温抚的世界……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2
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有如此多的机会和偶然是那么容易错过。人生路漫漫,到底要多少次错过后,才能学会珍惜?
已经几个月没有见到父亲了,他那张笑盈盈的脸还刻在我的脑海中。父亲经常在外地工作,每天仅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让他身心俱疲,又黑又瘦,但他的心中仍存在着一个希望与支持的动力,那就是我。
几个月前父母送我上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竟错过了父亲对于我的`期待。
那天,我要去学校读书,刚好父亲也要去车站,便一路同行。因为时间关系,父亲的那班车半个小时后就要发车了,而他还是坚持送我到校门口。
我迈着坚定的脚步向教室走去,只听见父亲在后面说着:“学习一定要努力,不懂要多问老师……”我边走边听,不想回头,怕父母亲认为我对他们不舍,没有了学习的心思。我大步流星地走着,心里感到巨大的压力,又有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在我身旁萦绕。此时我并不知道,父亲多次转身看我。
在我眼里,父亲是个好强的人,他不仅对我严厉,他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后来母亲告诉我那天父亲多次转身,我还真的有点难以置信。我想象着父亲对我的依依不舍和担忧,那张枯黄肌瘦的脸,纵横交错的皱纹,似乎都是因我而生,每一个黑眼圈都是为我而来。我感到深深的惭愧,父亲拼死拼活地赚钱供我读书,我却如此辜负父亲的期盼。想起这些,我眼里溢满了酸楚的泪水。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要回到我错过的那个瞬间,转身回望与父亲对视,让彼此去感受父子之情……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3
青青河岸边,柔软的柳枝飘荡在徐徐清风中,那婀娜的身姿展露出柔的气质;巍巍高山上,刚劲的松柏挺立在凛凛寒风中,那挺拔的腰杆展示出刚的力量。
空中,出神入化地演绎着逍遥派武功,羽翼翩跹,一招一式中蕴涵着柔的气质;地上,震人心魄地演绎着降龙十八掌,气壮山河,一拳一掌中爆发着刚的力量。
柳枝的柔和松柏的刚,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逍遥派武功的柔和降龙十八掌的刚演绎了武侠世界的亦真亦幻。在柔与刚的边缘,我们看到,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刚柔并济是最完美的融合。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常常哀叹人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亡国丧夫后,更是感叹人生“载不动许多愁”,一个曾经风韵的女子,一夜之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疑,李清照是柔和的,这份柔造就了她婉约派词人的独特气质,但同时,她也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内心的刚烈顿时在柔中迸发。刚柔并济的`李清照,达到了词坛上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有着樱桃红唇,如花娇颜的林黛玉,短短一生中,却有着落不尽的报恩之泪。她有着闺中女子的柔,从而拥有了独特的忧郁气质,但同时,她又有着封建社会可贵的刚强叛逆精神,刚柔并济的潇湘妃子成就了文学作品中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温和甜美的桑兰,有着一个少女本色的柔美,但在遭遇意外后,她显示出了刚强的毅力,这使她更加成熟,更加乐观;博学的陈逸飞,阳刚中带着一丝柔和,于是,才画出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细腻形象;富有文学气质的毕淑敏,亦刚亦柔,在赞美了“柔和的力量”后,又抛出了“我很重要”的豪迈宣言。
刚柔并济,让他们既显出了气质,又展出了力量,于是,从一只在角落里发光的萤火虫转变成了一颗闪耀在天空的令人仰望的星星。
柔与刚,看似一对矛盾,却是这世上最和谐的统一体。
站在柔与刚的边缘,左边是柔,右边是刚,俯首拾起,再用心加以糅合,便铸就了一个刚柔并济的精彩人生。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4
外邦友人看华夏,必知长城邈远、京剧精妙、美食佳肴。遥想一曲京腔,歌就中华“柔”之雅怀;一段城墙,筑就炎黄“刚”之风骨。刚柔并济,中华之魂也;若无知柔知刚之魂,焉得长城之绵亘、京腔之婉转、玉馔之美味、华夏之富强?
立于金鸡般的版图,指尖翩掠,我望见古老斑驳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一万余里”,绵延山脉间,见它曲折柔美之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北国风沙中,见它屹立岿然之姿。千百年来,它傲立于东亚山巅,却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身后的子民;它以坚不可摧回应戎狄的铁骑,却敞开怀抱欢迎西域的商旅。勤恳的劳动人民啊,骨血为泥,躯干作瓦,连结起抵御外侮的刚毅之墙;又捧袂为礼,敞怀作迎,打开了互通友好的怀柔之门。长城之固若金汤,实乃国人之铮铮傲骨;长城之蜿蜒柔美,实乃国人之友爱胸襟。
君可闻“海岛冰轮初转腾”、“人言洛阳花似锦”?不知在多少人眼中,戏腔理应与红妆翠袖并论?须知京戏有生旦净丑,更有刚柔相生。想《霸王别姬》中,虞姬之胭脂如意冠,固显柔美;宝剑鱼鳞甲,则更彰刚烈。刚柔一身,温烈同人,项王更以豪气干云之声、歌“虞兮奈若何”之调,温香软玉殒于一剑寒光,争不令人慨然泪下!惜我炎黄子孙,竟智慧如斯,将阳刚阴柔融于生、旦、净、末、丑,又写入一折折悲欢离合,和入油彩与脂粉,成就了台前戏里那一个个鲜活靓丽的才子佳人。一板一眼,字正腔圆,演绎着国人坚韧不拔之刚强;一词一句,缠绵悱恻,又诉说着刚强背后、那温婉细腻之柔情。
中华素以巧炊肴馔而名扬八方。且不论驴肉火烧、江米扣肉如何制得,单是流传了千年的食谱之中,又有多少玄机暗藏?既有吴越的清淡与微甜,亦不乏川渝的火爆与辛辣,可谓温柔与刚烈的典范。泱泱华夏,幅员辽阔,天南地北,景致与风味自然各有千秋。以清甜象江南烟雨之柔美,以香酥象西北大漠之浓郁,以麻辣象巴蜀民风之热烈。以糖入醋,遂成糖醋排;酸辣相逢,因生酸辣粉。满汉全席,可谓千年丰盛永不变。于后厨竹炉文火、细煮慢熬,正是亘古长存的一份柔软情怀;而席间推杯换盏、举箸相邀,又恰是热切难消的一种豪爽率性。
孔夫子曾崇中庸之道,而刚柔并济的中华之魂、进退知礼的炎黄子孙,恰是泱泱华夏今日崛起之金钥。刚可断金石,柔则怀万物,微斯人,孰可安邦定国、创璀璨文明,复圆中国复兴之梦?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5
巍峨的青山,不老的挺拔,那雄浑的身姿是刚之美;妩媚的流水,清澈的明眸,那轻柔的流淌是柔之美。刚与柔并存在风中的两种天地。
风撩起长发,飞舞的发丝是思念的绵延,风转换着轻柔的手,如丝般顺滑地抚摸,点出心的涟漪;湖水是温柔的眼神,梦想着满天星辰,如玉面,柔美地触动,那溅起的水花,顺着指尖划出质嫩的弧线,那温柔的流淌,让躁动的心感受着圣洁的洗礼;天际的月亮投下温和的光芒,向月下的大地撒出柔柔的银色,凭栏望月的诗人,心中埋藏的温柔与思念也随着月光漾在脸上,荡在眼中,一颗轻盈的泪在空中折射着月的唯美。那是柔,勾起思念的回忆,吹起人间的风情万种。
坚硬的石在无名的角落承受了千年万年地磨炼,那傲然的身躯依然拔。无畏的面对是激情的火焰,燃尽凡事的琐碎;洁白的雪山周围生机盎然,神圣的耸立是震撼的心跳,那无名的撼动,来自雪山昂仰的雄健;都江堰的江水强悍奔腾,飞奔如兽,桀骜不逊的江水是生命的潋滟,让人叹为观止,那万难不屈的呼啸是生命不屈的活力。那是刚,激发心中的动力,承载生命可敬的恢宏。
夜莺婉转的鸣唱,甜美的音质在林间声声相传,那是柔的融入;
山中雪狼凄凉的叹息,月下昂首的悲嚎,空谷传唱,那是刚的冲击。
如绒的雪花从天而降,松松的在大地上飞舞堆积,轻灵的覆盖是柔的相随;
如注的暴雨倾洒而来,敲击着不振的万物,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痕迹是刚的刻画。
清纯的少女是造物主含笑的缔造,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一声叹息将世界变凉,那如水的洒脱是阴柔最美的雕塑;
英俊的少年是上帝样貌的翻版,健美的身体,肤色如牛奶和玫瑰,黑色的头发更托出英气逼人的脸,那如山的魁伟是阳刚最得意的作品。
……
在清风明月的生活中,刚与柔是最美的交汇,那两种天地中会有最美的风景相互流动……
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 篇6
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只可惜拿出的利剑并未沾染上敌人的鲜血,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手起,“刚”落了。这就是一代枭雄身上所表现出的坚硬有余而柔软不足的真实写照与归宿吧。“力拔山兮气盖世。”还记得年少时的你,曾立下大志,要学“万人敌”并取代秦始皇,言语中的刚硬令你的叔叔项梁为之震惊。事实也证明你并没有说大话。巨鹿之战时,你率部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内心的刚毅使你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大业,足见你坚硬的一面。“时不利兮骓不逝。”纵有豪迈、刚硬的气概,此时也只剩下哀愁,时机于你不利,战事于你不顺。你的`孤傲,你的刚硬不允许你有这样的败退,无法忍辱负重,不肯过江东。成也刚硬,败也刚硬,你的那份硬汉情让你在最后毫不犹豫地举起利剑,让乌江的浪花见证“刚”的殒落。这无疑是因为你缺乏柔软的智慧,终致留下遗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你的评价与依恋。很难想象,如此慷慨激昂的诗句,竟出自如此一位弱女子。在那样一个战事、政事纷繁多变的年代,刚经历过亡国丧夫之痛的她,选择的并不是以刚克刚,自刎的结局,而是让内心刚柔并济,让刚烈在柔弱中迸发。
回到当代,高考看的只有分数,是刚性的,但我们更应该有柔性的思维。像时有发生的因高考失利而跳楼自杀的考生,他们都是心态太过刚硬所致,谁说只有高考这一条“华山之路”通向成功呢?君不见,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们都尝试了三次高考才步入大学校园的;作家里最好的车手,车手里最好的作家韩寒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柔软的睿智,就不会有今天他们各自的佳话与辉煌。
可见,面对坚硬,我们应以柔软去应对,才是上佳的选择。
我们常常认为刚与柔是永远的对立面,实际上二者却是世上最统一的和谐体。柔是气质,刚是力量,女性应是柔和的,但不应总是哭哭啼啼,更应有像默克尔那样的刚硬;男性该有像“东方之星”沉船中勇救遇难者的潜水员官东那样的刚毅,更应有像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的柔韧。“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宛如项羽,刚极则易折。“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宛如李清照,无坚不摧。692p.COM
站在刚与柔的边缘,我们应该收放自如,将其糅合在一起,造就和谐的自我。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网内容,请访问柔软并没有消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