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慢慢养读后感(收藏七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慢养》读后感(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放轻松慢慢养读后感 篇1
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或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自己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要慢慢来,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形塑自己的人生蓝图。
慢养—包容与支持
对孩子们的爱,不要因为他们功课不好、行为稍微有点凸槌而改变,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和兴趣,如果我们可以支持,就应该尽量协助完成。
而包容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对不同的人能够充分尊重,对孩子们后来是否快乐会有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政治都有影响。
如果每个孩子从小都能有包容心、都能尊重别人,或许这个社会的冲突就会少一些。
慢养—以身作则
在小孩长大过程中,爸爸妈妈除了要求孩子读书,应该也要和孩子们一起玩,支持孩子的作为,以及让孩子们学习分享、感恩及惜福的经验。这些其实从孩子们青少年时期就可以开始。孩子们会听父母的话,但他们更想看父母怎么做,如果能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的接受度会更高。我们都希望能够教养孩子,却忽略了父母以身作则其实非常重要。
其实,孩子的十岁、二十岁甚至成家立业后,会有很大的不同,也许父母可以放轻松一点,不必急于一定要马上有成果,因为有的孩子成熟得快,有的较慢,孩子是慢慢养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可以发现最好的自己。
感想:
作者是卡耐基培训的主讲人,著名培训师黑幼龙先生。多年的培训经验,使他拥有良好的沟通力和举重若轻的处世态度,直接受益者当然就是他的四个子女。他说,回首来时路,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孩子长大后,最怀念父母的不是汽车、房子、财产,甚至不是念最好的学校,而是父母帮助他们培养了好性格。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性格即命运,如果没有打下好基础,孩子的人生注定是条坎坷路。
在他的观念中,没有什么育子宝典可循,只是尽一个做父亲的本分,让家更像一个家。在职场中,他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绵里藏针,收放自如。回到家中的小天地,又是一位模范丈夫,每天穿着灰不溜秋的宽松T恤和肥腿裤,挎上菜篮去市场和小贩讲价。
无论外面工作如何忙碌,黑先生始终记得,回到家,就要完完全全属于妻子儿女,他说:我的家人晚上十点要上床睡觉,太太早上要早起上班,小孩要上学,所以,我绝不能把工作带回家去。
“家是一个同心圆。个人,夫妻,孩子,工作,由小而大,一层一层成为彼此间的紧密联系,既有相同的生命印记,又能保有每个人独特的本质,也造就了精彩有趣的家庭。”
做他的儿女是幸福的,二儿子立国从小顽劣异常,做过无数令父母头疼的事情,包括差点点着邻居的汽车,到超市里顺东西被抓住,成绩平庸落后,基本可以算是个“问题少年”。面对这样难以管教的孩子,黑幼龙并没有施以高压棍棒,或是干脆听之任之,他相信,孩子都会因为好奇而做错事,为人父母最重要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支持他,即使他犯错,只要改过,爸妈对他的爱永不改变或减少。
事实证明,这样的无功利性的慢养教育是成功的,长大后的立国,成为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那一年,他才只有29岁。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在名校外通宵排队等候报名表,酷暑中汗流浃背地骑车带着孩子奔走于各个补习学校,倾盆大雨里等在校门口,自己淋个透湿也要为孩子遮上一把伞,舍不得吃穿供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其实每个父母都不知子女将来的成就,他们只是尽量“给予”,不求“回报”。
弦子和迪克牛仔合唱过一首歌叫《老爹》,很感人的歌词:嘿亲爱的宝贝,吃饱了没,外面是个混乱的社会,小心点不要吃亏,成就它固然可贵,工作可别太累,健康开心才更珍贵。千山万水,只要你能更快乐地去飞,那是我最大的安慰,因为你是我的宝贝。
世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无形和免费的。比如父爱,且让我们学会珍惜。
放轻松慢慢养读后感 篇2
《慢养》,一本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教育智慧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了一场关于教育与成长的心灵之旅。
慢养,意味着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往往急于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快速成长,却忘记了他们也需要有时间去玩耍、去探索、去思考。
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进步较慢,但在艺术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赋;有的孩子可能性格内向,但内心却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孩子,而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慢养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而不是指责他们的失败;当孩子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此外,慢养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会犯错,会迷茫,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错误而失去耐心,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读完《慢养》,我深感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以这本书为指引,学会慢养,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放轻松慢慢养读后感 篇3
初读黑幼龙先生的《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内容真实,真实的反映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很多的故事在我们孩提时代又或者在青春时代都有重复。
今天再次来感受这本书,让人感到心灵的沉淀和安静。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每个家庭的教育观点,清楚了阐述了四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共同说明一个观点: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都有他的成长阶段。就像一颗种子,到了它的花期,它自然花开,到了结果的时候,它自然果熟。这也要求所有的爸爸妈妈们充分的相信孩子,一切顺其自然,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松土的时候松土,胡萝卜加大棒同时应用。
《慢养》主要说明了几个观点,
第一,顺其自然;
第二,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
第三,充分赞美和鼓励孩子;
第四,爱孩子;
第五,有规距有原则有底线。
按照这个几个观点,我来认真剖析下自己,应该做一些检讨又或者是后期努力的方向。很客观的来讲,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重点在于习惯的好坏。
我做到了充分的赞美和鼓励孩子。我是一个很夸张的妈妈,儿子在写毛笔的时候,只要我去接他,无论写的好坏,我总要挑一个或者两个写的好的表扬他。他喜欢画画,喜欢英语,这些对儿子来讲,都没有压力,我也从来不给他压力。年底的时候问我:妈妈,书法要考级,我去不。我说:不用,有一天你自己觉得写的足够好了,你就去吧。在很小的时候去画画,只是想反正没有人带,送到别人那里也可以放松一下。每次从画室出来,我都会说:今天,**老师又发短信给妈妈了,说你是很努力的孩子。今天MC又和妈妈发微信了,说SMART口语说的很好,今天袁老现打电话给妈妈了,说你的作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些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我编的,但是我发现孩子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我没有做到。对于“慢”,我没有做到。到现在孩子锻炼的机会很少。自理能力不够,不会系鞋带,不会自己整理衣服,吃饭总是掉在衣服上……这些都是我没有给机会去练习,每天上班很忙,早上就是“消防演习”,“快点,快点……”是我的口头禅。很简单的来讲,就是在生活方面自理的不够。放假了,要儿子系鞋带,足足系了一个小时才学会。前面10分钟没有成功一次,是边掉眼泪边掉系啊,那个眼泪哦……
在新的学期,多给孩子去练习,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说洗自己的袜子,现在有洗,但坚持不够。要学会洗碗,学会自己整理衣服。相信只要有耐心,慢慢来,儿子肯定可以学会的。[个人总结网 676U.COm]
设置规距和原则。儿子很小的时候,我经常给他进西游记的故事。孙猴子去化斋,用金箍棒画了个圈,交待了唐僧,沙僧,八戒三人,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能出这个圈,如果出了这个圈就会有性命之忧。现在长大了,我依然告诉他,这就是原则和规距。放学了先做作业,作业不能用橡皮擦,字要写好,对错只要认真了可以忽略,但是字没有写好,妈妈是要撕掉的。作业我撕过两次,哭的稀里哗啦,下不为例。
充分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爱孩子。我没有儿子爱我一样爱他,他爱爸爸妈妈,不管他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富有,他无条件的爱,我没有时间陪他,他照样爱,我们可以批评他,他能不顶嘴,顶嘴了要背弟子规。我们仍然耐心不够,在陪伴的过程中仍然太急。
儿子,新的一年,妈妈一定放慢脚步,说话慢慢来,声音放低点,成就独特自信的你。
放轻松慢慢养读后感 篇4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每天感受着变化带来的好处。同样我们的教育也在前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恨不得个个都是天才儿童,3岁学习6岁孩子的知识,6岁就着急地去学8、9岁孩子该学的东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怪圈,好像孩子没个特长爱好,就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如何慢养,这是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就是作者,一般的书都是由一个人完成,或者以一个人的视角写书,可是这本书却是黑幼龙全家一起共同完成的。每一个人不论是爸爸、妈妈、孩子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关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爸爸黑幼龙是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妈妈是培训讲师,大儿子是卡内基训练总经理,二儿子是医院副院长,小儿子是执行长,女儿有很高的学历,却为了家庭当上了家庭主妇。我不仅羡慕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我更好奇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家庭能造就出这么出色的孩子。
这个家庭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异地生活,孩子们性格各异,不爱学习,叛逆期等等大部分家庭遇到的问题,他们都有,但是在宽容、正直的家庭环境中,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们都顺利度过了青春期,并且给自己的人生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纵观全书结合自身,总结出几下几点。
1、良好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每天干什么,怎么干,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认真工作幸福的生活。把孩子当成家庭中的一员,尊重孩子的意见。包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从小明白家不仅是港湾还是坚强的后盾。
2、周围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因为各种原因,黑家搬了二十多次家,孩子们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增加了孩子的包容力。我们不能效仿搬家,但是应该在能力范围内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老师,学学校。
3、兴趣是关键